以色列W-Cycle公司成功地研发出利用甘蔗渣为原料的天然环保材料,取代结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PET)塑料来生产即食食品包装盒,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人类社会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其广泛用于制造聚酯服装、户外家具和食品容器等。资料显示,仅2018年全球生产的塑料约3.6亿吨,且消费量仍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超过90%的塑料产品最终进入垃圾场或自然环境中,其在海洋中分解需要400多年,填埋场中则需1000年。
以色列企业家约瑟夫·西亚尼和莱尔·伊泰基于他们数十年在包装和高科技行业的经验,创立W-Cycle初创公司。他们共同研发新的包装解决方案,以解决庞大的即食食品包装行业中使用C-PET塑料的问题。
在寻找环保材料的过程中,他们将目光聚集到蔗糖行业里糖分取出后的甘蔗渣上。经过4年的研究和开发,他们获得的基于甘蔗渣的环保材料可以经受-40℃至250℃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其具有食品包装材料所必需的疏液性(不沾油或水),同时用其生产的包装盒在使用后可以作为有机废料丢掉,也可以与纸张共同回收。
伊泰表示,公司研发的SupraPulp专利产品由100%天然材料制成,不散发任何毒素或含有重金属。他强调,基于蔗糖生产副产品的新包装材料比现有的绿色环保包装材料更有优势,因为以玉米淀粉为主的生物降解材料需要进行原料生产,而其他基于纤维素的包装材料通常需要一层塑料膜以防止吸收水分。
目前,W-Cycle公司宣布与以色列主要食品集团Neto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正在与即食食品生产商以及欧洲和远东的主要航空公司餐饮公司进行深入讨论。其他的目标市场还包括需要使用一次性包装分发大量餐食的大型机构,如医院、监狱和学校。(记者毛黎)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b体育官网,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北京人艺经典线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近日,习总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b体育注册、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